专访做市导师枪十七:2023下半场的交易哲学与加密思索
2022 年对加密行业来说是风雨飘摇的一年。加密货币机构频频暴雷、倒闭,主流数字货币价格大幅缩水暴跌,比特币一度跌破 1.6 万美元关卡,行业公司大量裁员,再结合多起全球性事件、高通胀和利率的上升,加密市场进入了寒冬期。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,每一个投资者都在这一年间经历了从牛市到熊市的巨变。
随便买都会赚的大牛市过去了,现在的市场对投资者的交易素养、能力、信息量、时间、精力等要求非常高。部分投资者会选择将项目筛选和投研的工作交出去,也就是选择他所信赖的信息源作为投资指南,这也催生了一批 “币圈KOL”的崛起。
枪十七 ,推特中文圈知名 KOL,在其3月份推出的《BTC庄家日记》线程中,成功对接下来 3 个月的加密市场进行了预测。也是从这时开始,中文区的很多用户注意到了他的账号并开始持续追踪他的输出。
Cointime 邀请到了枪十七分享其交易经验、投资策略以及对下半年市场的预测。以下是枪十七在访谈中的发言节选:
*在投资时应该将人、项目、币三者分开来看,币价只和资金的进出有关
*如果项目方之前已经通过一些项目实现财富自由了,那这算是一个加分项
*币圈 99% 的项目肯定是骗人的,所以项目源最好还是来自于身边值得信任的朋友或者小圈子
*想要用 $1,000 的小额投资实现百倍增长,目前只有选择 Meme 币;投资金额在 $100,000 及以上的话,可以冲热度比较高的新币 LP、参与币安的 LaunchPad 等等
*全民普涨时代还会陆续涌现,但会具备启动快、持续时间短的特征
*很多人对香港 Web3的发展保持观望态度,我倒是充满乐观,认为应该对香港的机会进行持续探索和下注
*KOL 在与项目方合作时,一定要对项目进行尽调和甄别,防止被人利用
以下为全部访谈内容:
“做市导师” 枪十七
Cointime:很多人认识你、关注你都是因为你的交易技术,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交易历程?
枪十七:我对于交易的最初熏陶是在初中,当时我爸在 A 股做游资,对于我早期的交易认知框架形成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。
真正开始自己动手感受市场大概是在高一,之后的十几年来陆陆续续交易了A股,期货,外汇,港股,美股和各类衍生品。
我在 2014 年购买了比特币,开始对加密货币的交易产生兴趣。
随着持续地对交易技术进行沉淀,再到后面,我就组建了团队提供资管和做市商业务。
在 “312 比特币恐慌性踩踏事件” 和 “519 大血洗” 这些极端行情下我们都没有让客户遭受损失,行业口碑也就一点点积累起来了。
Cointime:到目前为止,你在推特上发布的行业预测都比较准确,这次你还是中文圈唯一预测中这波 6 月小牛市的KOL,在行业的预测上你有什么秘诀吗?
枪十七:主要还是对于世界金融在宏观层面的建模和预测吧。有两段经历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:
一是 8 年前我在外汇市场的一些经历。当时我的外汇老师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顶级外汇交易员,拥有十余个国家的外汇交易执照。
二是 3 年前我开始跟随我现在的老板 Ed。Ed 在华尔街纵横了十多年,回国之前是华尔街 Top3 投行的 Director,他与我分享了在华尔街丰富的交易经验和对宏观的理解,大大拔高了我对宏观和对资本的理解层级。
Cointime:你给自己的定位是“做市导师”,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“做市导师”的?
枪十七:我从事交易很多年,同时自己又是几个头部大所的合作做市商。大概是4年前,我开始陆陆续续地给一些项目方提供顾问性质的帮助。
加入 Hedgue 后,Ed老板在我负责公司投后业务的同时,也鼓励我多在加密行业中进行项目链接和自我价值塑造。
目前我同时为 50 多个项目提供做市的咨询,基本都是一些身边的朋友介绍的。其中大概 1/3 的项目是上架在币安上,也有一部分 Token 只在 DEX 上进行交易。
Cointime:“做市导师”的工作内容都包括什么?
枪十七:首先,做市导师需要为项目方分析所有代币持有者的钱包画像,结合各个价位的持有人数、社区的氛围、营销条件等因素输出一个合理的分析报告。
接着根据项目方接下来的计划,如产品发布、社区拓展、交易所上下架等,配合项目方一起做一个做市计划,交给他们自己去执行。
对于没有能力和条件组建交易团队的项目方,我也会给他们推荐一些契合他们的做市商。
Cointime:在这个过程中项目方会担心做市商当“老鼠仓”收割自己吗?
枪十七:这个担心在项目方中很普遍。
在不少项目方案例里,我会辅助在私有云上部署一整套的做市工具,这样项目方的做市策略就不会泄露到第三方做市商手中,自然也不会被品行不端的做市商进行套利和收割了。
Cointime: “做市导师” 面向的受众是谁?
枪十七:我面向的受众主要是普通投资者和项目方的普及和教育,我希望引导他们在更专业,更高维的角度去思考,眼光放长远。
加密货币行业未来会越来越专业化,普通投资者将很难赚到钱。我预测加密货币市场未来应该也是会和美股一样,机构互割,散户 Hold。如果大量的普通投资者由于持续亏损最终离开这个市场,对于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。我目前希望通过个人努力,提升整个行业的交易素养,把专业机构和普通个人之间的信息差打下来。这并不会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,只有大家都专业了,博弈水平提高了,行业才能迈入下一个阶段。
投资策略分享
Cointime:你提到在投资时应该将“人”、“项目”、“币”三者分开来看,如果在选择投资标的时连其背后的VC、团队甚至产品都不看了,那我们到底要看什么?作为普通人,想要最省力的寻找Alpha,路径是什么?
枪十七:币价只和资金的进出有关。
当我想建仓一个标的时,我会发动我身边的所有人脉去了解参与投资的 VC 和项目方签订的条款,比如代币要分多久释放、VC真实的投资金额究竟是多少等等。
此外,我会重点从三个方面去考察项目方:
一是项目方的创始人:我会去观察项目方创始人平时的生活习惯,看他/她有没有买豪车豪宅、四处炫富等等;
二是项目方的团队和经费:我会去搜集项目方的团队成员和职位,通过这些信息我会估算项目方每个月的工资开销,再通过他们的市场行为来估算他们的市场营销费用投入;
三是项目方的历史经验:比如项目方之前有没有操盘经验,或者背后有没有做市高手出谋划策。配合观察盘面,我会估算项目方拿了多少钱来维护市值。
另外,如果项目方之前已经通过一些项目实现财富自由了,那这算是一个加分项。
对普通投资者来说,想了解Alpha,最快捷的方式肯定还是选择自己信任的信息来源。专业的人和机构肯定在筛选和投研上有着更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。
Cointime:有人说“币圈99%以上的项目都是骗人的”,具备哪些特征的项目或币是你绝对不会参与的?
枪十七:我还是有很多禁忌的。比如项目方之前 Rug 过,或者项目方喜欢和“野鸡” VC 一块玩,
我也会让我的 VC 朋友去和项目方接触,通过面试来判断项目方的道德水准和底线。
币圈 99% 的项目肯定是骗人的,所以项目源最好还是来自于身边值得信任的朋友或者小圈子。
想要预防风险的话,最好的方法肯定是提前建立一套完善的项目筛选模型。
Cointime:如果现在让你用 $1,000 和 $100,000 实现百倍增长,你会怎么操作?
枪十七:$1,000 这种特别小的金额没有太多的选择,只能看准了机会进去。就像打德扑一样,短码选手只能少出手,下狠注。
想要用 $1,000 的小额投资实现百倍增长,目前我觉得只有 Meme 币适合这个资金体量的快速增长需求了。玩 Meme 币也是有一些独门秘诀的,这个话题我准备在后续的 thread 中分享。
投资金额在 $100,000 的话,玩法就比较丰富了,比如冲热度比较高的新币 LP了,参与币安的 LaunchPad 等等。
如果有技术朋友帮忙的话,还可以在非以太坊的链上做MEV机器人,也可以投资给一些专业的、信得过的资管机构。
当然,也可以从中划拨出一部分,专门投资 Meme币。我经常看到链上有一些资金体量在$100,000这个级别的钱包,每次冲 Meme 都是 $2,000 ~ $3,000 的体量。
Cointime:任何投资都有风险,请分享一下您亲身经历的高倍项目或大额亏损事件。
枪十七:迄今为止,我拿到最高倍数的项目是 Cardano(ADA) 。
我在 2018 年买入了 1 万元 ADA,前两年最高点的时候应该是获得了超过 50 倍的收益。
获得这么多倍盈利的原因是我忘了,因为一开始买的太少了。这里反应了一个交易哲学 —— 真正让你抓住每一次机会的,并不是因为你有非常强悍的项目调研能力,而是你的仓位管理。
当仓位控制得足够好的时候,你就可以控制风险的前提下,同时保证了自己的持续盈利能力。
枪十七的另一个身份
Cointime:作为Twitter 中文圈的 KOL,你目前的影响力已经可以辐射到 10 万人甚至更多,你对现状满意吗?
枪十七:推特只是一个分享的场所吧,作为KOL也并不能妄自尊大。
影响力大了之后身上的责任和约束也变大了,你的任何发言都会有数万人看在眼里,成年人需要对自己的一举一动负责。
经常有社群的热心朋友建议我搞付费群或者其他收费服务,我一直没有能下定决心。
别人交了钱,进了某个付费群,必然是抱着获得一些机会和的意愿来的。有句老话说“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,不可能社群的所有人都能赚到钱,即便所有人都能赚到钱,这种行为也不可持续。随着大家认知层次的不同,对于交易的不同理解,在同样的标的上都可能产生盈利和亏损的不同结果。
社区成员出于对你的信任,往往会过于自我放大信息的财富价值,甚至很多时候你只是分享产品的用法,但是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购买建议。
人类天性厌恶损失,同时也会低估获益背后的机会成本。
付费进群本身是一个社交行为,但是会被某些人认为是一个“投资”行为。既然是投资行为,那就要索取回报。当回报不达预期的时候,那些没有风险控制概念的散户往往会对你口诛笔伐,甚至会怀疑你收割他们。
对于收费搞小范围分享这件事,我是有一些心理阴影的,也曾经受到过来自社区的质疑和伤害。
Cointime:作为中文圈KOL的一份子,你有什么感悟,或者想对其他KOL说的?
枪十七:其实在某些层面来说,KOL也可以算是容易被收割的群体。
今年来陆陆续续听到有KOL说被项目方白嫖了,或者被项目方收割了自己的粉丝。
大部分 KOL 的收入比较单一,一般都是接项目方广告或推广。如果遇到居心叵测的项目方,而 KOL自身又没有足够的甄别能力,那就很有可能被当枪使。
很多年前,我还曾被项目方用梦想的大饼忽悠进某个项目当联创。再后来项目方承诺的很多东西也都没有兑现,在我自身遭遇了欺骗的同时,也伤害到了我自己的社群。
因此,我强烈建议所有的 KOL 在接合作的时候,一定要对项目进行尽调和甄别,防止被人利用。
下半年市场预测
Cointime: 你最近在 Twitter 上提到一个观点—— “散户渴望的牛市并不是牛市本身,而是那种:不需要认知和底层逻辑,随便买一个标的,就能赚到钱的全民普涨时代。” 像你描述的这种牛市最近几年还会重现吗?
枪十七:这种机会当然还是陆续涌现的,但是有2个特点:
一是启动快,不会给普通投资者太多反应的时间。所以保持一个信息的敏感度非常重要。
二是持续时间短,普通投资者认为按照自己的评估标准买入,很有可能没有在最好的卖点下车导致被套住。
Cointime:你近期比较关注哪个赛道?
枪十七:从去年开始,我重点关注的两个赛道是 DeFi 和 RWA。
DeFi 是加密投资领域实现现金流和加杠杆的不二选择,只有杠杆才能带来资产的持续繁荣。
RWA 项目可以承载远超 BTC 的资金体量,RWA 的繁荣会预示着至少 2 年以上的增量资金向行业流入,好处不言而喻。
Cointime:下半年,你有什么宏观或交易层面相关的干货可以给大家提前透露一下?
枪十七:上半年 Bill Gates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等各路精英和政要陆续访问中国,现在连美国财长耶伦都要访华了。
目前,中美是世界的两极,未来数年,中美两国之间也会是持续合作和对抗共存的格局。
人民币贬值只是一个前奏,接下来中美金融的博弈还将持续升级。
香港作为中美之间的“缓冲地带”,可以很好地承载这场持续数年的金融博弈。
很多人对香港 Web3的发展保持观望态度,我倒是充满乐观,认为应该对香港的机会进行持续探索和下注。
在充分了解当地法律法规的同时,在这片热土上顺应国际加密潮流,多思索属于自己的机会和定位。
来源:Cointime
作者:Cointime
来源链接:https://cn.cointime.com/news/juu17-interview-2023-7
免责声明: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,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,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。同时本网站部分推送的文章内容未及时与原作者联系,在已知出处的情况下均已注明来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,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!
本文2023-07-05 16:34:07发表“解码web3”栏目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gcaijingpro.com/article/92.html
OORT创始人Max Li博士:AI即将卷得一地鸡毛?呼吁去中心化创新
10946
OORT创始人Max Li博士:2025—去中心化AI大放异彩之年
9071
OORT DataHub商业版上线:开创去中心化AI的未来
90597
W2140 AI+WEB3分论坛圆满落幕
90604
W2140 AI+WEB3分论坛圆满落幕
90608
金铲子:错过SOL手机,千万别再错过BNB生态手机CoralPhone
90505
OORT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市,扩大其亚洲人工智能市场影响力
90810
Web3市场营销思维转型:从市场到操盘思维
90568
Web3市场营销思维转型:以投资型用户为中心构建全新框架
90888
项目方必备指南:Web3 KOL投放手册
90614
阅读排行
- Crypto行业必备工具:防诈骗/反撸神级工具
- GPT聚合版 OneGPT- 聚合ChatGPT、文心一言、通义千问、POE、Bard、New Bing等多个平台
- 平台试运营,如遇下载问题,请及时联系客服处理!感谢支持!
- 哪里是 Web3 的福地?
- 以太坊创始人V神 :要超越Token经济,围绕正外部性的业务&激励&治理-综合力量博弈!
- 金铲子:错过SOL手机,千万别再错过BNB生态手机CoralPhone
- GBFA AI WEB3 亚洲数字经济投资论坛
- OORT DataHub商业版上线:开创去中心化AI的未来
- OORT创始人Max Li博士:2025—去中心化AI大放异彩之年
- OORT创始人Max Li博士:AI即将卷得一地鸡毛?呼吁去中心化创新